close

       


      這種聲音是眾所周知的「地球大合唱」,單憑人耳就能聽到,也就是說,如果你在太空裡能把頭盔摘下來,就有可能聽到這種聲音。范艾倫帶是由被地球磁場俘獲的粒子流組成的,這些粒子通過太陽風抵達地球附近,並被地球磁場俘獲。






    大陸新聞中心/綜合報導


    據《每日郵報》報導,最近,今(2012)年8月30日發射升空的美國宇航局的姊妹衛星-輻射帶風暴探測器捕捉到地球發出的啁啾聲和口哨聲,這是地球傳入深空的歌聲。9月5日這兩顆衛星捕捉到地球磁氣圈發出的這種無線電波。


    根據新浪科技報導,這種聲音是眾所周知的『地球大合唱』,單憑人耳就能聽到,也就是說,如果你在太空裡能把頭盔摘下來,就有可能聽到這種聲音。美國愛荷華大學的克雷格-克雷特金是這兩顆姊妹衛星上的電場與磁場儀器套件及綜合科學(EMFISIS)儀器的主要研究人員。他說:『幾十年前人們就知道地球的大合唱。無線電接收器也曾接收到它,這種聲音聽起來很像鳥兒的鳴叫聲。早晨更易接收到地球的歌聲,這也是嘰嘰喳喳聲有時被稱之為「破曉時的鳥鳴聲」的原因。』


    這種無線電波的頻率處在人耳能夠聽到的範圍,然而不幸的是,你可能需要置身太空,而且不能戴頭盔,才有可能聽到地球大合唱,從醫學上來說,這麼做是不可取的。而且你還會遇到的問題,是聲音無法在真空環境下傳播。這是由地球磁氣圈上層的高能粒子在受到地球周圍的輻射帶影響,突然發生位移前發出的聲音。兩顆衛星一前一後,沿著一條橢圓形軌道圍繞地球運行,它們有時下降到距離地球375英里(603.50公里)的地方,有時又升至地球上空高達2萬英里(3.22萬公里)的地方。它們主要是用來研究地球周圍的范艾倫帶,特別是組成輻射帶的不同粒子。范艾倫帶是由被地球磁場俘獲的粒子流組成的,這些粒子通過太陽風抵達地球附近,並被地球磁場俘獲。


   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的專案助理科學家尼基-福克斯說:『如果你想象海洋裡漂浮著兩個浮標,只有一個浮上水面又沉下去,你並不清楚是什麼原因導致它上下起伏的。如果兩個都同時浮起來,你將猜到是一種因素同時對它們產生了影響。如果一個浮起來,接著另一個又浮起來,你就能計算出波浪在它們之間的傳播速度,以及波浪的傳播方向。要是只有一個浮上來,又沉下去,浮標將呆在原地,不會漂向任何方向。為了真正了解我們的輻射帶裡的這些特征,我們有兩艘飛船正在進行相關研究。』克雷特金在愛荷華大學主持這項研究是有其目的的,因為這裡是詹姆斯-范-艾倫20世紀50年代首次研究范艾倫帶的地方。



    arrow
    arrow
      全站熱搜
      創作者介紹
      創作者 林老師的樂活時光 的頭像
      林老師的樂活時光

      林老師的樂活時光

      林老師的樂活時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